2021.10.19-聚焦疫情下全球医疗需求,设计创意学院本科生项目Aero-Space提供建筑解决方案

发表时间:2022-06-02 10:46


Aero-Space是一项由设计与创意学院本科生为核心的优秀跨学院项目。该项目聚焦疫情下的医疗资源需求,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气膜法新能源薄壳离网建筑,致力于为应急场景提供便捷高效、能源离网、低碳环保的建筑解决方案。项目已被国内十几家媒体报道,并获得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金奖,目前正在国赛备战中。


01

项目简介

图片

Aero-Space项目发轫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工业设计课程遵循设创学院“设计需要面对真实世界挑战”的教学原则,团队核心成员全过程参与“火眼实验室”项目,从中受到启发,提出了“Aero-Space”项目的核心思想

Aero-Space项目结合了气膜结构、机械臂喷筑、三维扫描、新能源等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模+膜”(集装箱集成模块+气膜)的建筑组合形式,并首次将氢能源引入建筑模块,使产品能够实现机械化快速建造、离网运营,能够适应偏远地区、灾情地区的特殊环境条件,是目前实现“分布式”负压隔离病房和灾情应急建筑部署的理想解决方案。同时,该建筑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使用自带的清洁能源,是面向未来的绿色低碳建筑。

Aero-Space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其中团队成员为第一发明人4项建立了核心专利的技术壁垒。本科生项目组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展了全流程喷筑工法的原型实验验证了相关核心技术,积累了大量的标准数据。在多方的大力推动下,目前首个原型产品已落地于嘉定汽车城,实现了国内建筑内部引入氢能源从0到1的突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 原型产品落地

02

团队组成

Aero-Space团队汇聚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跨学科人才。这些来自土木工程、建筑规划、经济管理及电子信息等不同专业的优秀同学在团队中各司其职,各展所长。

团队也得到了许多顶级导师和学术顾问的帮助,指导老师苏运升担任过同济大学创新孵化器以及多家机构及公司的创新导师,是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创规划师、上海易托邦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创新总监,为项目提供了清晰明确的规划指导。项目也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老师的认可与推荐,在项目原型产品发布时,收到了吴志强老师的贺词。


图片

图 吴志强老师推荐

Aero-Space项目秉承“与祖国同频,以青春济世的初心,希望与国家命运、民族复兴紧紧联系在一起。项目未来将会持续展开交叉学科合作,不断发展,力求成为国内乃至全球在应急领域的龙头,成为应急建筑行业的“变革者”。

图片

图 团队合照


供稿|程方琦、杨熙玲

排版|张法卓

责编|橙杍


                   产品案例                  新闻要事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电话   021-65101082
网址   www.etopia.com.cn
邮箱   lvyun660227@siidi.cn 吕老师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0号A栋201室